<td id="xnpll"></td>
  • <pre id="xnpll"><strong id="xnpll"><xmp id="xnpll"></xmp></strong></pre>
  • <table id="xnpll"><option id="xnpll"></option></table>
  • <track id="xnpll"><ruby id="xnpll"><menu id="xnpll"></menu></ruby></track>

  • <acronym id="xnpll"></acronym>
      位置導航:首頁 >> 詩經文化網 >> 民俗與詩經 >> 正文
      從《詩經》中的無形心意民俗資料看華夏民族精神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2020年8月13日12:0 文章編輯:339007849

      易重禮

      文章摘要: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無形心意民俗的探討,歷來是民俗學研究的一個難點,本專題以《詩經》中有關詩篇為研究資料,從先秦社會民眾的天倫觀、婚戀觀、衣著服飾、歌舞習俗、愛國主義觀念等十個方面系統論述了我國先秦社會民眾的政教哲學、倫理道德和文化審美習俗,從而探尋了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及我們民族精神的來龍去脈,為引導中文專業大專學子在新世紀弘揚民族精神,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理論依據,并拓展了民俗學和《詩經》研究的領域,指導學生將古典文學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和研究。

      關鍵詞:詩經社會  無形民俗  民族精神

          對《詩經》所反映的先秦社會無形心意民俗的探討,一向是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一個比較棘手的課題,因此學界少有人問津。然而,要想全面探尋中華民族精神的來龍去脈,它又是一座無法避開的山岳,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涉足《詩經》中的民俗問題研究以來,曾先后撰寫過近十萬言的文字,其中除了對《詩經》社會有形的物質生活習俗,如勞動生活、戀愛婚姻、巫風占卜、宗廟祭祀等進行系統研討外,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艱苦而審慎的思考,下面,將自己多年的心得匯集成一個專題,與在座的同學共同研討。

          所謂的無形心意民俗,主要是指潛藏在人們的有形物質生活現象背后的民眾的倫理道德、思想情操、文化審美、政教哲學等隸屬于上層建筑的理念與價值取向,又可稱之為精神文化習俗。日本著名的民俗學家后藤興善曾在他所著的《民俗學入門》一書里說過:“無論是經濟生活部門的事象,還是集體生活的傳承,底層所潛存著的精神因素,都是民俗學所要研究掌握的!边@主要是因為,在我們耳聞目睹的生活現象中,都不可能沒有心意的背景,在人們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和語言生活深處,都潛在著精神的因素,因而“優秀的民俗學家在采集物質有形文化的花枝時,經常注意到不碰掉心意精神的美麗露珠,而把它一起采摘下來,并得到功!雹俦M管精神因素的研究比較困難,盡管它如朝霧一樣朦朧,但它還是要與人們的生活形影相隨,在人們的任何細微的行為中,在人們偶然發出的片言只語中,都隱藏著心意的微妙,這就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对娊洝分羞@類問題的研究也較為復雜,以致我們除了要對以民歌為主的十五國風進行研習與探討之外,還不得不借助于“雅”“頌”中某些文人作品來作分析。民俗學雖然以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它也絕不排斥對統治階級的某些生活事象及有關心態的究。因為民眾的生活不僅反映在文藝作品中、也不斷融匯到現實生活中,溶入統治者的生活中。并且一直成為官府生活的源泉,至少成為官府生活主要資源的不斷供應者?梢姟对娊洝分心切┓从辰y治階級生活的文人作品也有一定的民俗研究價值。

      在明確了上述問題之后,我們可以開始對《詩經》社會(即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考察了。

      (一)“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天倫與孝道

          《小雅·蓼莪》寫一個男子在統治階級的壓迫下,不得奉養父母,雙親貧病而逝,他望著眼前一叢叢茂密高大的抱娘蒿,想到草木猶得抱根而生,母子相依為命,而自己堂堂五尺男兒,受盡父母養育之恩,卻難以報答,感嘆道,沒有了父母,我無依無靠,出門含羞悲痛,入門沒了歡笑。詩的第四章這樣寫道: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附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主人公回顧了自已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過程中父母滄海一般的恩情,仰天長嘆“老天爺呀,你為什么這樣不分好歹,把我弄到如此地步,讓我難以報答父母的恩情呢?”從這首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留傳至今的親子之愛與敬老之心乃是一種基于自然倫理的美德,它首先體現在勞動人民身上。

          由于當時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壓榨,父母的親子之愛與子女的敬老之心又常常難以實現,故《毛詩序》云:“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薄囤L·凱風》所寫的情形也是如此。一個婦人生了七個兒子,因為家境貧困,想要改嫁,他的兒子們自責道: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是啊,母親的愛,就象長養萬物的南風一樣,把兒子們在貧困中拉扯成人,可是做兒子的卻無力供養自己的慈母。唉,小小黃鶯尚能以歌聲悅人,兒子們怎能不埋怨自己無能?

          豺狼當道,鴟鸮肆虐,做父母的也難以保護自己的子女,請讀《豳風·鴟鸮》首章:

          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其勤斯,鬻子之閔斯。

          這首詩托鳥為喻,寫一對貧苦夫婦的孩子被奴隸主抓走,接著,那些強盜又要拆去他們棲身的茅房,這對夫婦一邊哀求,一邊責罵:貓頭鷹啊,貓頭鷹,你抓走了我的孩子,別再毀壞我的屋子。我們辛苦勞累,為的就是養育自己的子女!這里所表現的是人民的天倫之愛,舊說多依《尚書·金滕》作周公誡成王解,甚不足信。

          從這幾首詩中可以看出,周代民間確已形成了敬老撫幼的道德觀念,并且人們在可能的時候盡量奉行。另就《檜風·素冠》一詩分析,當時還有在父母亡故后戴素冠、吃粗糧,為父母守孝三年的習俗,限于篇幅,就不再引文分析了。

      (二)“常棣之華,鄂不韡韡”——手足之愛

          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恐怕沒有哪個表示稱謂的詞比“兄弟”一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得更多更普遍了,人們除了用它的基本義外,還常常用它表示一種友好親昵的感情,或是對對方的尊重,或是表示處于同一利益、同一信仰、同一奮斗目標的階級、階層及社會團體內人們的稱呼。這種語言習俗正好說明了人們對“兄弟”間親密無間的血緣關系的重視。其實,在《詩經》所描繪的社會里,人們在這個問題上就形成了較為系統而明確的觀念!缎⊙拧こiΑ肥恰对娊洝分凶h論兄弟關系的一篇代表作,作者以常棣花的花托(萼)與花托之足(“不”)的緊密結合,才能使得鮮花熠熠生輝、光彩照人起興,提出了對兄弟關系的重要性的總看法: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緊接著,又從“死喪之威”、“兄弟急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發揮。請看,在死喪的恐怖到來的時候,除了父母妻子外,只有自己的兄弟表現得最為悲切,在遇到災病的時候,只有自己的兄弟才能給以最及時、最真誠的援助;在外侮襲來的時候,即或是家庭內鬧了矛盾的兄弟也會捐棄前嫌,共同對敵。詩人認為,雖然人們在喪亂過去之后會覺得兄弟不如朋友,但實際上,它還是和“妻子好合”一樣重要,詩的末兩章寫道: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孥。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詩人強調了兄弟友愛會給家庭帶來幸福,使妻子得到歡樂,勸導人們好好研究思考一下這方面的問題。這首詩雖然是表達詩人的個人看法,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窺見當時民眾的心意。正如鐘敬文先生所說的那樣:“在民俗活動上,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個人的、一時的東西,但是,它也是產生一般風俗的那種客觀條件和共同心理所造成的!雹谄鋵,在《詩經》中,描寫兄弟關系、體現人們重視兄弟友愛的詩篇還有許多,如《鄭風·揚之水》就是一位兄長勸告弟弟(或弟弟勸告兄長)不要聽信別人挑撥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寫道:

          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無信人之言,人實誑女。

      他講得多好。骸拔覀兗热坏苄植欢,不要聽人家挑撥吧!就象小溝里水流不走一捆荊條一樣,如果我們和睦相處,稍微一點困難就可以克服了!薄缎⊙拧そ枪分械摹靶值芑枰,無胥遠矣”、“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愈”的句子,也是談的兄弟友愛的重要性。

          這幾首詩中所反映的兄弟觀念,是合乎當時社會歷史發展狀況的,因為隨著父權制的確立和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家庭作為組成社會的細胞,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那么,維系這種社會細胞的紐帶——血緣關系也就愈來愈為人們所看重,而兄弟姐妹關系正是同輩之中最親近的血緣關系,因而也就不得不把它放在一個顯要的心理位置上了?梢詳喽,只要這種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形態不徹底改變,人們的這種觀念也不會徹底擯除。

      (三)“鳥鳴嚶嚶,伐木丁丁”——對友情的呼喚

          在人們的生活中,并非有了父子之愛、妻子好合、手足之情就夠了。除此之外,人們還需要友情,因為你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得到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的關心與幫助,當自己的親人愛莫能助的時候,純真的友情往往會給你許多幫助。不然你的肉體乃至心靈就會陷入一種孤獨的境地,而人類是最忌孤獨的。我們兩千五百多年前的祖先顯然很懂得這一點,《小雅·伐木》詩云: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這是一首宴會親友的樂歌,從“伐木丁丁”,“伐木許許”、“伐木于阪”的起興來看,它又與勞動人民的生活不無關聯,很可能與《伐檀》一樣,是由“伐木丁丁”的勞動者唱出來的。詩歌由伐木所看到的“出自幽谷,遷于喬木”的鳥類,以其嚶嚶呼友的鳴聲起興,顯示了人類尋找友誼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只有人類相互友愛,神靈才會賜人類以和平,這就把友誼與和平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它說明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友誼與和平的。

          除上述詩篇外,《詩經》中還有一些篇章具體描述了勞動者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結下的深厚友誼,請看《齊風·還》是如何描述兩個驍勇的獵手結下的深情厚誼的。詩云: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手峱之陽兮,并驅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從詩中可以看出,這兩位獵手不止一次在峱山(在今山東臨淄境內)狩獵,他們最初是在山間不期而遇,為了追捕兇猛的巨獸,他們開始了第一次合作——“并驅”圍捕“兩肩”(兩頭大獸)。第一次合作成功后,他們為對方的高超敏捷的捕獵技巧所折服,于是他們經常結伴而行,攀談獵事,交換心得。此后又進行了多次合作的捕獵——“并驅從兩牡兮”,“并驅從兩狼兮”。他們在共同的職業理想和狩獵活動中結下了淳樸、深摯的友誼,以致每次分手的時候,雙方依然戀戀不舍,拱手稱道對方的勇敢與俠義。

          由此推知,就是那些在為奴隸主“千耦齊耘”,“坎坎伐檀”和“采采芣苢”的奴隸們也是在勞動生活中不斷地尋求和增進彼此的友誼的。

      (四)“朱芾斯皇,室君王”——重男輕女的思想

          人類自進入父權制社會,尤其是奴隸社會之后,婦女的地位就每況愈下,她們愈來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獨在婚姻問題上處于被動從屬的地位,而且統治階級往往把因自己本身的荒淫腐敗而導致的亡國之災也推到婦女身上!洞笱拧ふ皡n》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詩中說:

              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劂哲婦,為梟為鴟。婦有長舌,維厲之階。

              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匪教匪誨,時維婦寺。

      同樣是“哲”(聰慧),何以哲夫就能立國興國,而哲婦只能覆國亡國呢?這就是把所有的禍患都推在婦女身上,把所有的污水都潑在婦女頭上,此種觀念不獨蠻不講理,而且險惡之至,卑劣之極!正因為將女子視為禍水,所以女了一降臨人世,就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請看《小雅·斯干》的描述: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無罪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請看,生的是男孩,要讓他睡在特設的床上,生的是女孩,則隨便放在地面的席子上;生的是男孩要給他穿上專門縫制的衣裳,生的是女孩,則只用包嬰兒的被子隨便裹著;生的是男孩,要讓他玩玉制的禮器,生的女孩,則只讓她玩破碎的陶器;生的是男孩,父母把他捧為家里的君王,生的是女孩,則只需教她燒火做飯;男孩子哭聲被當作悅耳的音樂欣賞,女孩子則只能規規矩矩,不聲不響,——真是處處不公平!這首詩雖然出自貴族文人之手,但這種重男輕女的風氣,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在《詩經》的民歌中,此類例子也不少見,譬如《邶風·谷風》、《衛風·氓》所反映的男女婚姻上的不平等,就很典型!睹ァ分械呐魅斯叭龤q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彼郧趧诘碾p手為夫家造福,顏色衰退則被遺棄,回到娘家又受到兄弟們的厭惡與嘲笑,細細想來,只能顧影自憐、黯然神傷。至于婚戀上受制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罹于痛苦的女子,則更是不勝枚舉?梢,當時民眾的心意,也受到了統治階級男尊女卑思想的不良影響。

      文章來源:驛橋梅影的新浪博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免責條款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網絡實名:十堰新聞網 十堰新聞 域名網址:www.uunss.com
      投稿郵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
      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