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民俗傳承《詩經》遺風 袁正洪 張炳華 2012-6-18 15:44:3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第318期 【核心提示】2800多年前的《詩經》民歌至今仍在房縣傳唱。因此,考察房縣民俗文化與《詩經》“二南”間的傳承關系,對于研究《詩經》“二南”、秦巴武當、汝水漢江流域及鄂豫陜毗鄰之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尤其是對研究尹吉甫對《詩經》的貢獻等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房縣是《詩經》編纂者、周朝太師尹吉甫的故里,又是《詩經》中“二南”的交匯地。我們通過查閱歷史資料,深入民間采風,從民俗風情、生產生活、地區方言及動植物地理特點等方面,對房縣民俗文化傳承《詩經》遺風有以下探討! 《詩經》中很多方言詞,至今仍在房縣俗語中傳承和沿用。 “雎鳩”。在《詩經·周南·關雎》篇中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睋端涀ⅰ份d:“沮水出房陵也”;王永祥先生曾在《且蘭人探源》云:“今房縣有沮水,又名雎水,當是南遷且人在此居住的地方!贝送,在房縣沮水河邊的草叢、蘆葦中經常有成雙成對的斑鳩,房縣當地民俗中有說法認為“雎鳩”就是斑鳩,象征著男女間美好的愛情。 “葛”!对娊洝ぶ苣稀じ瘃菲杏校骸案鹬狻睋斗靠h志·.物產篇》記載:“葛粉,貨;葛根,藥類”,并被當地人稱為葛藤、葛草、葛條、葛麻。房縣古人曾著葛布麻衣;新中國成立前,房縣人民曾以嫩葛藤捻成的繩子作為布鞋的底子;時至今日,房縣農村還有人用葛麻編草鞋、做床墊,還有人棒捶葛粉,并提籃于集市買賣。 “歸寧父母”!对娊浱皆础分薪忉屍錇椋夯丶伊,讓父母心安。在房縣民俗中,“歸寧父母”有讓父母安心之意,經常用來教育小孩、告誡家人要及時回家,不要讓家里人操心。還有,房縣有女子出嫁后第三天要回娘家“歸寧父母”,即向父母訴說在婆家的生活情況,讓娘家人安心的風俗。 《詩經·召南·鵲巢》中有:“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狈靠h民俗中認為,喜鵲代表吉祥,是報喜的神鳥。喜鵲在誰家門前叫,就象征著誰家有喜事。房縣至今保持著不毀壞喜鵲巢的習俗。 《詩經·召南·采蘩》中有:“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這是一首女子參加貴族祭祀自問自答的民歌,房縣民歌《十對花》與之類似! 【C上所述,2800多年前的《詩經》民歌至今仍在房縣傳唱。因此,考察房縣民俗文化與《詩經》“二南”間的傳承關系,對于研究《詩經》“二南”、秦巴武當、汝水漢江流域及鄂豫陜毗鄰之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尤其是對研究尹吉甫對《詩經》的貢獻等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袁正洪系湖北省十堰市民俗學會會長、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文化研究會會長;張炳華系湖北省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文化研究會理事) 責任編輯:李秀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