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徭役為主要題材的敘事和抒情詩稱為戰爭徭役詩,這類詩在《詩經》中大概有30首。戰爭與徭役在《詩經》中一般被稱為“王事”:“王事靡盬,不遑啟處!保ā缎⊙拧げ赊薄罚,“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保ā短骑L·鴇羽》),“王事靡盬,憂我父母!保ā缎⊙拧け鄙健罚。 參加戰爭和徭役,是周人必須履行的義務。戰爭徭役詩的主旋律:由于周人重農尊親,所以從總體上看,戰爭和徭役詩,大多表現為對戰爭、徭役的厭倦,含有較為濃郁的感傷思鄉戀親的意識。從而凸現了較強的周民族農業文化的心理特點!对娊洝分械膽馉庒嬉墼,不僅寫戰爭和徭役的承擔者征夫士卒的痛苦,還有以戰爭、徭役為背景,寫夫妻離散的思婦哀歌與征夫苦語。 有些戰爭徭役詩,是對戰爭的正面歌頌,從正面描寫了天子、諸侯的武功,氣勢磅礴,鋪陳揚厲,寫出軍威嚴整,聲勢浩盛,表現出強列的自豪感和樂觀情神,如大雅中的《江漢》《常武》,小雅中的《出車》《六月》《采芑》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時期的武功;秦風中的《小戎》《無衣》等,也是表現對敵人侵犯的同仇敵愾、共御外侮、保家衛國、守土抗戰、斗志昂揚、情緒樂觀的戰爭詩!对娊洝分羞@類從正面歌頌角度所寫的戰爭詩,不注重直接具體描寫戰斗場面,而是集中表現軍威聲勢,強調道德感化和軍事力量的震懾,是我國古代崇德尚義,注重文德教化,使敵人不戰而服的政治思想的體現。 但是由于周族創造的是農業文明,周人熱愛和平問到的農業生活環境,所以有些戰爭徭役詩是對戰爭的沉痛反思,思想深刻,筆力精邃,寫出戰后蕭索破敗,田園荒蕪,表現出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的向往《小雅·采薇》是出征北方的士兵在歸途中所賦。北方少數民族侵犯周朝,士兵為保家衛國而出征。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說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詩人對侵犯者充滿了憤怒,詩篇中洋溢著戰勝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時又對久戍不歸,久戰不休充滿厭倦,對自身遭際無限哀傷!夺亠L·東山》反映的完全就是士卒的厭戰情緒了。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歸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著家鄉的景況和回家后的心情!拔摇本谜鞑粴w,現在終于脫下戎裝,穿上平民的衣服,再不要行軍打仗了。歸家途中,觸目所見,是戰后蕭索破敗的景象,田園荒蕪,土鱉、蜘蛛滿屋盤旋,麋鹿游蕩,螢火蟲閃爍飛動,但這樣的景象并不可怕,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家中的妻子獨守空房,盼望著“我”的歸來。遙想當年新婚時,喜氣洋洋,熱鬧美好的情景,久別后的重逢,也許比新婚更加美好?這里既有對歸家后與親人團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對前途未卜的擔憂,整首詩把現實和詩人的想象、回憶結合在一起,極為細膩地抒寫了“我”的興奮、傷感、歡欣、憂慮等心理活動。詩人對戰爭的厭倦,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文章來源:天涯海角的網易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