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鄖西民歌(含山歌),歷史淵源無考,詞調共生,口頭流傳,有對子歌、田歌(又叫薅草歌)、燈歌、戰歌(又叫打仗歌)、姐兒歌、號子歌、風俗歌以及抗日戰爭時期流傳的《兒去當兵打日本》等。 對子歌,常在春節踩高蹺、玩彩船時,男女對唱,時興于解放前。 田歌,分陽鑼鼓、悶鑼鼓兩種,統稱薅草鑼鼓。解放后,悶鑼鼓很少傳唱。 燈歌,是燈會歌謠。他花鼓調(八叉子、四六句)和部分小調。都有傳唱。 戰歌,解放前流行于上津、馬安、馬音、土門、安家等地。多是放牛娃在兩山上對唱,唱之前,以喊號子挑戰,對方也以號子應戰,然后互唱戰歌。誰對不上來或提不出新詞就算敗了,把牛趕走,勝者洋洋得意。 風俗歌,解放前流傳有孝歌、送財神、哭嫁等。 [民調]鄖西民訊分大調和小調。大調有“大開門”、“小開門”、“出調”、“排隊”、“對口句”、“飲酒令”“要嫁妝”、“點將”、“迎賓”、“送賓”等,遇婚喪賓宴以嗩吶獨奏,流行于建國以前。小調又叫“過街調”,即民歌中“小調”。曲牌,多由嗩吶吹奏伴以擊樂,常用于迎親、喪葬及燈會等出行隊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