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潮流”一詞很難說清楚,但它卻和“時尚”、“流行”等詞匯緊緊粘連在一起。吃茶也講起潮流,過去是花茶的天下,現在吃花茶的“潮流”似乎已成昨日之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家都跟在臺灣烏龍茶的潮流里涌動,“阿里山茶”“犁山茶”“凍頂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等等,后來這吃茶的潮流又開始流向了“鐵觀音”、“武夷巖茶”等。這期間,“安吉白茶”也唱過高調。而今,新一輪的普洱茶潮流風靡全國。其實呢,對圈內人而言,潮流是一回事,吃茶的人又是另外一回事。起碼在吃綠茶或產綠茶地區的人們從來沒有被這種“潮流”或左右或感動或跟著感覺走。
在現實生活中,大抵吃茶者吃什么樣的茶,其實是跟物質生活條件有關的!拔母铩逼陂g,許多人都吃花茶,以為茶葉只有這種茉莉花的味道,對其他的茶類概念不甚了解,況且真有其他好的茶葉也只能望茶興嘆,因為那時候的人大多囊中羞澀。90年代末,隨著中華茶文化的復興,茶葉的品種不斷增加,茶葉的質量不斷提高,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吃茶者,人們也就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六大茶類中適合自己的某一種茶葉。于是吃茶的大潮流跟著流行起來。
然而,這幾年,中國茶葉市場突然涌動起吃普洱茶的潮流。數量眾多的家庭和個人手中都儲藏和囤積了林林總總的普洱茶,就讓人想起“茶馬古道”的歷史不是在邊關,而是折回到了中原大地,回歸到家庭的儲藏室。甚至有些人就等著普洱茶增值,并不厭其煩地每天侍候著這些茶,大有做普洱茶的奴隸是幸福的感覺。
當吃茶的個性大于潮流的時候,吃茶者才算是吃到了一種境界。有人認為,吃茶不能隨潮流,自己喜歡吃什么茶就吃什么茶。如果說普洱茶是歷史、是古董,那么其他茶類的歷史時空也離我們很遠很遠,比如蒙頂茶、紫筍茶等唐、宋代時期的貢茶有許多,但我們從未覺得它落伍過,可見這類茶的潮流是經得起時間洗刷的!俺薄眮怼俺薄比,“流”東“流”西,人們把茶吃到最后還是回歸“去繁從簡”。人在不曉得如何吃茶的時候,通常追求新奇以及所謂“與眾不同”的口味,對“人云亦云”式的“越陳越香”、“越陳越能增值”的普洱茶向往變成了一種收茶、儲茶的動力。當人們趨于理性回歸的時候,想想以潮流吃茶不過是一種獵奇心理。其實最簡單的吃茶就是最好的,青、紅、黃、綠、黑、白茶,你喜歡吃啥就吃啥,對健康都是一樣的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