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網9月28日訊(耕夫、劉輝):9月26日上午,中華詩祖尹吉甫故里湖北房縣第五屆詩經黃酒生態文化旅游節在房縣詩經文化廣場隆重開幕,中國詩經學會秘書長易衛華向房縣授牌“中國房縣詩經博物館”,中國起源地智庫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德偉為房縣頒發“中國黃酒文化起源地”證書。
十堰市政協主席趙哲宣布活動開幕
易衛華向房縣授牌“中國(房縣)詩經博物館”
劉德偉向房縣頒發“中國黃酒文化起源地”證書
十堰市政協主席趙哲宣布活動開幕,十堰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蔡賢忠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活動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房縣縣委書記、縣長謝曉鳴致辭。原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主席胡振民,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省老體協原主席任世茂,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
十堰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蔡賢忠講話
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講話
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任世茂講話
房縣縣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高度重視詩經尹吉甫文化,作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著力把詩經尹吉甫文化﹑詩經之鄉﹑黃酒之鄉作為生態文化旅游支柱產業打造,讓詩經尹吉甫文化﹑黃酒之鄉產業唱響全國,走向世界。 據悉,房縣第五屆詩經黃酒生態文化旅游節,特舉辦房縣名優農產品展銷、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書畫攝影聯展、精品旅游線路體驗行、詩經文化講座、黃酒新品品鑒推介等17項活動,展示詩祖尹吉甫故里房縣詩經之鄉﹑黃酒之鄉及神農貢茶等生態旅游文化名片的璀璨魅力。
文藝演出
文藝演出
房縣詩經尹吉甫文化﹑黃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享譽世界。據中國詩經學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茶葉學會會員﹑中國屈原學會理事﹑十堰市非物質文化專家組成員﹑市委政研室正縣級政策研究員(退休干部)袁正洪,傾情家鄉房縣,1974年開始收集挖掘房縣民俗和紅色文化,1980年開始,先后收集詩經尹吉甫文化百萬余字,經研究房縣是中華詩祖﹑西周太師尹吉甫故里,尹吉甫是《詩經》的采風者,編篡者,亦是被歌頌者!对娊洝分懈叨确Q贊:“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尹吉甫“文能附眾,武能威敵”,輔佐“宣王中興”。 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卓越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音樂家﹑書法家﹑武術家,亦是最早的稅務高官和最早的市場管理高官。 尹吉甫生于周厲王27年,卒于周幽王七年(公元前852年~775年),號兮伯(亦號兮甲),本姓吉,字吉甫(兮伯吉父),尹是官姓。出生在古彭國房陵(現房縣),仕于周朝,征戰于山西太原、河北滄州南皮,食邑房陵和鄖陽,卒葬于房。其子尹伯奇故事傳說于湖北房陵和四川瀘州等地。 據史籍﹑地方志及文物遺跡等研究表明,尹吉甫房陵人,房縣有尹吉甫石窟宗廟、老宅遺跡、石碑等文物遺跡。房縣是《詩經》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詩經》開篇《關雎》和壓軸尾篇《殷武》篇皆發生在房縣南山的雎山、雎水和神農架(1970年從房縣劃出)泮水河畔、荊山之首的景山。袁正洪和張興成等收集與《詩經》相關的原生態詩經民歌30多首,采訪發現千古詩經民歌至今在房縣深山民間傳唱。《尹吉甫傳說》于2007年3月29日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遺”項目名錄。2014年 11月 11日,《尹吉甫傳說》 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房縣酒文化源遠流長,亦是馳名中外的黃酒的之鄉,尤其是《詩經》中蘊藏著博大精深的酒文化。2005年撰寫了《漫話房縣黃酒歷史淵源、特色和養生健身功效》六萬余字的文章,引起專家學者的關注和人們的青睞。該文章說,追根溯源,房縣黃酒的歷史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是古代黃帝黃酒之說。房縣黃酒,是用優質糯米和小曲釀制而成。剛開始呈乳白色,沉淀一段時間后,變成淡黃色。相傳黃帝的后裔遷徙生活在房縣,飲用黃帝傳承的酒,所以叫黃酒。據《黃帝與酒》一文記載:黃帝在打仗勝利后,親自舀酒犒勞將士,作為佳品賞賜給他們,激勵他們更加勇敢地作戰,從此在民間叫黃酒。 此說是否有依據呢? 房縣七里河考古揭開了房縣何以叫黃酒的千古之謎。據考古發掘研究表明,房縣古為顓頊、神農炎帝、祝融氏后裔生息地。房縣七里河考古還發現有鬶,鬶是古代重要的酒具,房縣七里河考古出土陶器鬶就充分證明了房縣酒文化的歷史很早。以及房縣考古西周、春秋戰國至漢代都有古代酒器,也表明房縣酒文化歷史悠久。 二是封疆酒之說。隨著歷史的發展,在房縣沿用黃酒稱呼的同時,還有“封疆酒”的美譽。這來源于丹朱避舜于房的傳說。據《竹書紀年》記載:“五十八載,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庇州d:“唐堯一百年,帝陟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舜讓弗克,遂封于房為虞賓,是為房子國!毕鄠,丹朱到房縣避舜創業,并用黃酒犒勞百姓創業,所以此酒也叫“封疆酒”。 三是周天子御酒之說。房縣是西周太師尹吉甫的故里,尹吉甫是輔佐宣王中興的重臣。尹吉甫古彭國房陵人,相傳尹吉甫從古彭國房陵帶著米酒到西周鎬京,將米酒敬獻給周宣王,周宣王飲用米酒,大贊味美,遂封為 “天子御酒”。相傳周宣王命尹吉甫征戰獫狁打勝仗回來,宣王用“房陵天子酒”設宴犒勞征戰歸來的尹吉甫。從此,“天子房陵酒”的名氣就傳開了。(公元前611年楚國滅庸國,尹吉甫是古彭國房陵人,卒于公元前775年,有的誤以為楚王派已死164年的尹吉甫給已死171年的周宣王送禮白茅酒,白茅并非釀酒的食料。在古代,白茅是潔白、柔順的象征。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詩經《召南.野有死麋》曰: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描述的是獵人用白茅包起射殺的麋鹿,展現出了一幅對自然饋贈無比虔誠的畫面。) 四是宮廷皇酒之說。房陵是物華天寶的宜居之地。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流放是十分獨特的政治現象,被統治者自詡為一種仁慈的刑罰。尤其是特放房陵者多是帝王將相皇親國戚, 按古時法律規定,房縣是超出法律之外不足法定流放距里的特放地,所以對特放者在特放地的生活環境選擇上有別于其他流放地。宮廷帝王皇親及將相因故特放到房陵,要受到別離宮廷的艱苦磨練,但生活上應有所保障。由此選擇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的房縣。歷史上共有 52 位帝王將相皇親國戚特放房縣,被稱為宮廷陪都后花園。相傳,這些帝王將相皇親國戚他們特放房縣后,飲用房縣世代相傳的黃酒,以酒健身養顏,以酒解悶消愁。以及健身養顏,有的特放后又回到宮廷,把房縣黃酒文化與宮廷酒文化互相滲透以此養生等等,產生濃郁的酒文化,代代傳承,成為馳名的黃酒之鄉。 袁正洪對《詩經》逐篇逐字學習研究查找統計,在《詩經》風雅頌305篇中有38篇71個酒字,其中包含“酒”字在《詩經》中有8句中使用了酒的不同的別稱字,如“醴”為酒的別稱,“酤”字為白酒等。房縣酒文化中深藏著《詩經》酒文化中的濃郁民俗風情,勞動、生活、健身、養生、婚、喪、嫁、娶、節慶等等,詩鄉詩韻,酒香雅興,無不彰顯著詩經之鄉、黃酒之鄉、民歌之鄉,生態文化旅游強縣,寧人陶醉的美好風情。袁正洪撰詩:“千古詩經風雅頌,萬家黃酒迎貴賓。酤醴醉人歌興發,欲尋勝景到房陵。” 袁正洪曾多次在中國詩經學會暨國際詩經文化研討會,以及在中國民俗文化學會和中國屈原學會年會暨國際屈原研討會上會交流房縣詩經尹吉甫文化,引起專家學者高度重視。先后給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音樂學院講座詩經尹吉甫文化。2009年12月11日,中國詩經學會會長﹑博士生導師夏傳才教授在給十堰市民俗學會會長袁正洪的信中說:“尹吉甫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時代的重臣,于武功文治都建有重大功業,對華夏民族的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他又是確鑿可信可考的西周大詩人,他的多篇政治抒情詩收錄在《詩經》中,在思想和藝術上已相當成熟,比戰國時代楚國的屈原要早五百余年,論先后,中國詩史應把他列在前面。尹吉甫采邑在房縣,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縣為籍里,你們調查的材料可考可信!奈浼,萬邦為憲’,從尹吉甫詩作的文采、其名篇思想藝術對后人的影響,他對《詩》編纂成書過程中的貢獻等多方面,尹吉甫可稱為中華詩祖。詩經是中華文化的元典,詩經學是世界性的學術,你們為之作出了可喜的貢獻! |